女子不可百日无红糖
白糖与具有传统特色的红糖不可同日而语。红糖含蔗糖百分之九十五左右,颜色呈暗黄色至红粽色,是用我国传统工艺生产的糖,现多产于大陆浙江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一带。台湾也有生红糖。
红糖传之于中医古籍,唐“新修本草”中在“甘蔗”条下有如下记述“……取法以为砂糖,甚蓝人”
;西元一五九六年,李时珍撰著“本草纲目”中“砂糖”条下记载;砂糖“和脾缓肝”、“补血、活血
、通淤以及排恶露”。据资料记载,一千克红糖含钙九百毫克、铁一百毫克,而钙、铁又是人体的必需
矿物质与微量元素。有学者研究结果,用原子萤光光谱仪测定,发现红糖含有十分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
,其中有些微量元素具有强烈刺激机体造血的功能。
中医认为妇女产后身体多淤,且八脉空虚,每致腹痛。凡偏淤者,医生常处以生化汤,失笑散或金铃
子散,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,目的在于利用红糖“通淤”或“排恶露”的作用而达到止痛的目的
。对无力购药或不及备药者,取适量的中段童尿拌红糖口服,亦可收到异曲同工之效。“女子不可百日
无红糖”,指的就是本文所指的红糖。曾有一位青年女子,因长期患病,身体瘦弱,体重不足五十公斤
。她怀孕后思想负担很重,担心自己承受不了,经采用中医传统的食疗方法,设计以温热补虚寒的“对
证之食”,给她吃糯米酒酿拌鸡蛋以及加有红糖和芝麻的小米稀饭等食物,几个月后,不仅产下了健康
的婴儿,而且身体比产前还结实健康。她产后坚持哺乳,婴儿也发育良好,活泼健康。
中医营养学认为,性温的红糖通过“温和补之,温而通之,温而散之”来发挥补血作用。相对而言,
白糖虽味甘,然其色白,性平,故其补血的效果达不及红糖。根据科研人员分析结果,由于白糖过于纯
净,其中几乎不含微星元素成,其营养功效自然与红糖不可因目而语,所以家庭中应常备红糖,以应需
要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