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挑鱼3招全破功 达人教你这样买新鲜
传统挑鱼3招全破功 达人教你这样买新鲜鱼要怎么挑?看鱼眼亮晶晶,翻鱼鳃红通通,掐鱼肚硬梆梆,这条鱼肯定很新鲜。这三招错错错连三错,而且大错特错,如果你还这样挑鱼,肯定吃到不少药水鱼,在食品添加物发达的今天,鱼眼亮、鱼鳃红、鱼肚硬不再是新鲜的标准,因为泡过药水的鱼一样眼亮、鳃红,肚子硬。
第一次买鱼踩地雷,在住家附近的菜市场,是流动摊贩所卖,一盘100块钱的海鲜,当时贪便宜,买了透抽和象鱼,结果透抽汆烫冒药味,象鱼煎熟有怪味,吓人的是咬下去会弹牙,更可怕的是颜色,漾出一种殭尸状的灰白。
几年前将这段经验写在中国时报「想吃的美宝」专栏里,并下了「请均衡摄取毒素」的标题,文中说到海鲜的保鲜添加:「没有固定摊位的海鲜千万不要购买,尤其是路边一盘一百元的那种,虽然肉质很Q很紧,但吃起来没有鱼鲜味或鱼腥味,这就是泡过药水的福尔马林海鲜。
买鱼不要怕弄脏手,要摸,要压,要闻,要掀开看鱼鳃的颜色,尤其是按压下去,鱼肉不凹陷,或是很快回弹,就是新鲜的反应;鱼肉最快腐败的地方是内脏,所以不新鲜的鱼,肚子最快变软变烂,用摸的就知道。
绝对不要买现成的虾仁,尤其是冷冻虾仁,想吃虾仁,一定要从剥壳做起,因为冷冻虾仁与平价的冷冻干贝一样,都泡过药水发涨、还滚过冰水加重,是标准的黑心食品。」
如今重亲检视一次,很多描述已经不对了。
「是啊,海鲜的确有加福尔马林,而且还不只这一种,福尔马林一下去,所有的鱼都亮晶晶和硬梆梆,没错!福尔马林就是泡尸体用的那种药。」鱼达人李嘉亮的回答看似一派轻松,其实喜欢钓鱼也喜欢吃鱼,更喜欢写书分享经验的他,前阵子竟然吃鱼也过敏,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过敏。
说也奇怪,对鱼了如指掌的他,为什么也踩到地雷?「因为卖鱼的愈来愈厉害,以前泡过药水的鱼用看的就知道,现在用药量愈来愈精准,看不出来,摸出不来,也闻不出来,直到吃下肚,而且还要吃很多,才知道中镖了!」
实在很悲哀,人生愈来愈没有标准可循,莫非吃条鱼也要听天由命?鱼达人耸耸肩表示,道高一尺魔高一尺,总有方法可供参考,但跟以前截然不同罢了:
方法一:用手摸鱼的表面有无黏液,鱼愈新鲜,黏液愈多,而泡过药水的鱼摸起来太黏。
方法二:看看有没有苍蝇飞来飞去想沾腥,如果连苍蝇都没有兴趣的鱼,民众最好也躲远一点。
方法三:鱼肚子不是用摸的,而是要闻的,若闻起来很臭,不管是腥味还是药味,就是直接告诉你,这是不好的鱼啦!
李嘉亮说,很多人喜去渔港买鱼吃鱼,以为杀到海边吃一定最新鲜,完全不察摊贩卖的大多是进口而非本港海鲜,例如:大文蛤来自韩国或日本,油带与急冻虾等来自印度尼西亚,大鲳鱼是缅甸进口的冷冻货,即使都新鲜,全非台湾货。
想知道是否本港现捞,必须先了解这个渔港渔船的捕鱼方法,例如:龟山岛早期资源丰富,现在渔获量少,所以叫龟山岛的餐厅卖的鱼很难来自龟山岛。再举例新北市金山、万里与野柳一带渔船的钓鱼法是延绳钓,软丝和透抽的产量很多,但有许多装在塑料袋里,已经冻成棒状的,这些大多是印度尼西亚进口,不过冷冻鱼获并不代表不好,最怕吃到冷冻又解冻反复多次的海鲜,如此绝对不新鲜。
此外,这一带亦流行钓槽,槽里装了一百个鱼钩,海里放了一百个以上的钓槽,主要捕获鲭鱼、钱鳗、石斑和鹦哥鱼等。花枝游在浅海面,所以钓花枝只要看得见就捞得到,打光是为了看清楚不是引花枝来。乌贼,包括枪乌贼、鲗乌贼、透抽、小管等则处于深海,必须以强光吸引其浮上来,捕不同海鲜,渔船设备全然不同。
宜兰大溪渔港以拖网渔船为主,拖网容易造成鱼身的损伤,稍有外伤,鱼卖得更便宜,另外也捕获不少甜虾、红目鲢、白带鱼、胭脂虾等,不过红目鲢正常的颜色是粉红色,但渔民用米酒或高粱喷之,让鱼身转而鲜红,卖相变得更好。白带鱼从尾巴提起,感觉像木棍,有一种僵直现象,这鱼一定新鲜。鲨鱼皮不吃,因为多半泡过氢氧化钠,鱼皮未煮前像蒟蒻,一煮就化成稠芡。
到渔港边吃鱼,不要挑大的、认识的吃,因为这些好规格的鱼,价格亦昂贵,记得便宜没好货,好鱼有海的味道,是一股海浪拍打岩石激发的气息。你不认识鱼,鱼也不认识你,自然被不肖商人当成冤大头骗。李嘉亮提示,有很多渔港附近有很多餐厅,但渔港停泊的渔船很少,用常理判断,你吃的是谁捕的什么鱼?用用脑子就知其中有鬼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