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浆易坏=新鲜?营养师:观念错了
豆浆易坏=新鲜?营养师:观念错了喝豆浆学问大!豆浆易酸败是否等同「新鲜、无添加」?网络传言「豆浆会坏才是正常」、「豆浆没乱添加防腐剂才会坏」、「现磨豆浆也很容易坏」等似是而非的说法,营养师表示,豆浆营养丰富,属容易酸败的食物,但是,不宜以豆浆酸败速度论断新鲜度,这是错误观念。
程涵宇营养师表示,造成食物腐坏有原因,主要是微生物(包括细菌、酵母和霉菌)分解食物中的醣分、蛋白质等营养物质,产生低分子的物质如氨、硫化氢、酵、酮等,使食品发生不良的气味和味道;还有食物本身含有各种酶的活性增强,引起食物组成成分的分解而使食品腐败变质;以及由于空气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氧气的作用使食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,如油脂酸败。
越营养的食物,在不当的保存环境下酸败速度极快
至于网络传言豆浆易酸败的情况,例如「开封后有酸味」、「放一下就变豆花」的豆浆,推测应属微生物过分繁衍的结果。越营养的食物越容易让微生物滋长,富含植物性蛋白质的豆浆更是微生物的温床,在不当的保存环境下酸败速度极快。
过去曾有研究发现,大部分细菌在15.5~47℃下,都能快速繁殖,因此若将食物放置室温超过1~2个小时,细菌数量就会呈翻倍快速生长。
费者应重视抑菌管理、豆浆购买后的保存环境
造成豆浆酸败的影响因素众多,除了业者在生产流程的抑菌管理,消费者也应注意豆浆购买后的保存环境,否则即使是品管良好的豆浆,也可能因高温、开封后的细菌污染等,加快酸败的速度。
民众一旦误食酸败豆浆,恐造成健康危害,因此控制制作过程的落菌数,加上适当的保存环境,是避免豆浆酸败、确保饮用安全的两大重点。如果发现非偶发性的豆浆产品变质案例,应重新检视并把关生产流程,此外,勿将酸臭速度作为评断豆浆新鲜度与防腐剂添加的标准。
页:
[1]